倫敦河惡靈騷動:騷動的是你對魔法與冒險的嚮往

班恩.艾倫諾維奇 - 倫敦河惡靈騷動

書名:倫敦河惡靈騷動 Rivers of London
作者:班恩.艾倫諾維奇 Ben Aaronovitch
譯者:鄭郁欣
出版:馬可孛羅

「所以真的有魔法。所以你是個……什麼來著?」我說。
「巫師。」
「像哈利波特那樣?」
納丁格爾嘆氣。「不是,不是像哈利波特那樣。」
「怎麼說?」
「我不是小說人物。」納丁格爾說。

閱讀是耗時的,所以拿起一本書前,多數人都會看封面、看文案,或者運氣好在其他地方得知評價才決定看。通常我們在閱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時已經有預期故事類型或劇情走向,所以若劇情發展不符合預期,多半會給予負評。

出版社或電影公司如何包裝一本書就顯得非常重要,出版社的文案、電影公司的預告片影響著我們的想法,看起來像超級英雄片,結果進場看是探討社會結構的反英雄片?看起來像恐怖片,結果是溫馨童話片?所以我有些朋友觀賞電影前不看預告片,閱讀小說前不看導讀,因為他們想要自己瞭解、詮釋這個故事。

 

上面講那麼多廢話,是因為馬可孛羅的《倫敦河惡靈騷動》試讀採取「盲讀」方式,只給書名與第一章試讀便讓大家報名,想讓大家在文案與作者資訊全無的情況下,從頭開始閱讀。本書的風格從第一頁就可以知道,類型則從第二頁可以窺知。其實不太需要文案就能迅速進入這本書,劇情走向也沒有超展開,類型既沒有翻轉也沒有特別到從未見過,簡言之就是一本娛樂性十足的……呃,都市奇幻小說?對我來說有無文案對閱讀並不造成太大的影響,我對閱讀類型原本就沒有太多堅持。

故事由主角彼得以第一人稱進行,整個故事我們跟著他遇到案件、遇到導師、學習魔法、用學到的魔法度過危機、發現真相、解決案件。除此之外當然也有許多插曲,像河神泰晤士之母與泰晤士之父的紛爭以及他們子嗣的形象就滿有趣的,如果這是系列作的話,日後應該還會有許多戲份。

 

回到作品的風格。第一頁的敘述充滿細節,但不是常見的景色與動作描述,而是一堆無關緊要的資訊,例如「自稱實習小白臉的街頭藝人馬丁……」、「在倫敦出手救助傷患,會被當成一種極限運動,就像低空跳傘或是跟鱷魚摔角一樣」,都已經是無頭屍體了,第二頁還寫「病理學家前來確認死者是否死亡」,很明顯是走幽默路線,而且預期人物也很嘴賤,整個讓我興致勃勃,不過讀著讀著就會發現這份幽默更接近黑色幽默。

從書名《倫敦河惡靈騷動》就讓我猜測應該是有點靈異或奇幻的故事,果不其然第二頁就提到主角遇到了鬼魂。所以這是個主角靠著與鬼魂溝通解決案件的故事囉?這有點老梗,電視影集都演過啦,實在激不起我太大的興趣,沒想到第一章讀完有個設定讓我產生好奇,第二章甚至要走向我不想承認自己很有興趣的劇情!

 

主角是個混血黑人。

居然不是白人!喔喔喔,小說、奇幻小說直接寫出主角不是白人並不多,這真的很有意思,第一章就點出這個設定,而且他的搭檔還說FBI應該很想招攬他進去,因為可以當歐巴馬的替身,超靠背。不過他的膚色、種族等等對劇情影響不多,膚色就只是個設定,讓他更容易進去泰晤士之母的家,作者沒有想要透過混血黑人控訴什麼事情,或至少在故事中並沒有多到讓我記住。但主角的個性卻很有幫助,雖然那種在小事物分心、深究的個性讓他始終無法成大事,甚至讓自己深陷危機,但卻也讓他能在小地方發現關鍵,並將事情串連起來……應該推薦彼得看《C.M.B.森羅博物館之事件目錄》或者嘗試念念博物學!

至於我不想承認但很有興趣的,其實是學習魔法的過程,很可惜只有一位導師跟一位學生,要是能多幾位巫師前輩以及同儕,我會更感興趣,但不會承認。主角彼得遇到了負責處理靈異事件的警探,並拜他為師,當然最後我們會發現這位導師並不是一般人,但他的故事勢必要等到第二、第三集才會揭露了。

「所以真的有魔法。所以你是個……什麼來著?」我說。
「巫師。」
「像哈利波特那樣?」
納丁格爾嘆氣。「不是,不是像哈利波特那樣。」
「怎麼說?」
「我不是小說人物。」納丁格爾說。

既然拜師學藝了,接下來當然就是學魔法啊,第一個學的是路摸思!我不管本質不一樣,作者也沒說是路摸思,但我就當它是路摸思了。有了路摸思當然也要有其他咒語,但顯然彼得進度不夠神速,平常也根本用不到所謂魔法,所以第一集我們還是路摸思走天下,只是它可以移動也可以發火,大概就是路摸思 plus plus plus吧。

除了發光的魔法外,這次也出現了變形咒,但與哈利波特不同的,是這個變形咒是物理性且不可逆,所以麥教授變成貓的話就是真的要改變全身的骨骼、血肉、筋脈,這會是個生不如死的過程,而且大概也無法變回人類。好吧,至少這樣要推理的時候會少很多問題,但有種夢想被撕去一角的感覺。

既然有提到近來最成功的奇幻小說《哈利波特》,當然也要來一下經典的科幻小說《星際大戰》啦!

「她是由迷地原蟲自然而然製造出來的。」我說。兩位女性都面無表情地看著我。

幹麻這樣!這很好笑欸!!!我在現場一定會大笑完才說「你覺得這樣很好笑嗎?」。

 

在一本書讀到自己喜歡事物,總能振奮人心,特別是你周遭無法尋找到同好時。這可能是電影、小說、歌曲,或者哪個演員、舞台劇、劇場八卦。在故事中穿插幾段現實生活中的事物,除了推展劇情外,也能塑造人物形象,若讀者能產生共鳴,便有加分效果,而這本書三不五十就會出現這些東西。

作者像這樣在故事中穿插許多現實上的事物,除了小說外,也有經典作品如莎士比亞的《暴風雨》,或者是流行音樂。當我看到彼得為萊斯莉設定的手機鈴聲是The Ting Tings的〈That’s Not My Name〉馬上抬起頭,腦中唱完第一段才繼續低頭看書,或許這些資訊都無關緊要,到只要有幾個打到讀者的點,那整本書都會讓人很愉快,我想我就是被收買了吧,不然原本讀的時候也沒多興奮。

整本書雖然目的是破案,但閱讀的重點完全不是,似乎也不是魔法與冒險,比較像是各種元素揉合在一起成一條繩子往前衝的感覺,而且後來破案方式越來越抽象……欸?這不就是超展開嗎?人物的關係也有一些轉變,雖然剛看的時候有點覺得「蛤?」,但回頭想想,其實我是喜歡這種發展的,突然也有點想要回去翻翻《穿越時空救簡愛》。

書中有許多有趣的橋段,整本書感覺很適合影像化,但需要厲害的導演與編劇做些調整。若拍成迷你影集應該不錯,結尾的處理方式,我覺得比較適合英劇,至少《Doctor Who》就很適合,若是美劇的話,給Syfy頻道拍應該也很有趣,像《Warehouse 13》拍個一集是這種破案方式的就很合理。

不曉得作者有沒有看過泰瑞普萊契的小說?我覺得作者可以朝這條路邁進,應該會是很不錯的方向。

※以上文字是在閱讀文案前寫的,我只知道書名跟看過小說內容。※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