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神探俱樂部:助手當主角會變成偵探嗎?
書名:12神探俱樂部 El Enigma de París 「不論是愛倫.坡還是後來的柯南.道爾,旁白都不是偵探本人,而是偵探的朋友。若要說我從敘述的藝術學到什麼,那就是旁白的角色不必太聰明。擔任旁白的角色不用知道真相的全貌;他應該像個讀者,也就是當個滿腦子疑問的人。」 BY 作者:帕布羅.桑帝斯 |
偵探與助手的關係總為人津津樂道,不論是著名的福爾摩斯與華生,或是臺灣出版不多的伍爾夫和阿奇1伍爾夫與阿奇為雷克斯.史陶特(Rex … Continue reading,除了皆由助手觀點敘事外,兩人間的互動也為故事添增趣味,但若排除偵探情緒受影響,沒了這位助手或者助手換人的話,案件還是能破解。
多數助手的角色是襯托偵探,或者以其第一人稱為讀者描述故事,其參與程度能到一半就不錯了,多半都是在表面摸來末去,摸得偵探笑呵呵,再幫他跑個腿、做些別人也能做的事情,讓偵探可以保留體力與時間,專心思考即可,范達因這位專職記錄的助手甚至一本書講不到五句話。
正巧今年推研社2臺大推理小說研究社,社團看板為PTT的NTUMystery,也有部落格。才講過「偵探與助手」3偵探與助手,臺大推研社課,由豐嘉主講,在閱讀本書時回想社課內容,兩相比較不時會心一笑。至於之前的「推理小說中的灰色曖昧情感」4推理小說中的灰色曖昧情感──偵探,助手,對手,臺大推研社課,由閔蕙負責主講,雖與本書較無連結,但也可以看出偵探與助手間的關係也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本書文案有引用一段作者桑帝斯的話,明確點出許多古典推理小說中常見的助手形象。
不論是愛倫.坡還是後來的柯南.道爾,旁白都不是偵探本人,而是偵探的朋友。若要說我從敘述的藝術學到什麼,那就是旁白的角色不必太聰明。擔任旁白的角色不用知道真相的全貌;他應該像個讀者,也就是當個滿腦子疑問的人。
By 帕布羅.桑帝斯 Pablo de Santis
這些助手常見的要素在書中皆有提出,而且還是權利受剝奪的助手們彼此互相提醒,有時則是主角被偵探提醒該如何當位好助手。除了助手外,偵探典型也著墨不少,第一位死者出現時,主角薩瓦迪歐心想「十二神探成員不可能被殺。他們不是不死之身俱樂部嗎」,這正是古典推理小說的特色之一,這些神探各個心思細膩、身手矯健(其實有人根本不想動),不單可以嗅出謀殺案,更可以與衷心的助手一起躲過一次又一次的致命案件。當然,我是指針對他們的致命案件,如果死的是別人,那他們每天都會碰到。
要把那麼多本小說中偵探與助手的問題集中在一本書,只有一組人馬自然不夠,桑帝斯建構了一個「12神探俱樂部」跟一個偵探還算流行(開始動搖)的年代,而本書背景定在1889年的巴黎5 … Continue reading,所以正如原文書名「巴黎之謎」,有偵探的地方一定有謎團或謀殺案,這會一次來12位神探,一定得來個「連續殺人案」,再藉由各個神探與助手呈現這種常見的互動,或者幕後真相。
雖然從劇情發展很早就可以「猜」到兇手是誰,俱樂部門規一出來,我也馬上「猜」到傳說中第四條門規是什麼,但要從案件線索推出來我可辦不到,畢竟案件手法並非本書重點,案件發生的原因與各個偵探、助手的反應才是我閱讀時的重點,藉由這個機會重新想想偵探這兩個字也不錯。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幾乎所有的「你」都寫成「您」,連「你們」都寫成「您們」(其實我很不習慣「您們」啊……),對陌生人、助手、學生……統統都用「您」稱呼,只有極少篇幅會在朋友間看到「你」這個字。或許西語對「你」、「您」的用法跟我們有點不同吧。
雖然12位神探搭配12位助手,聽起來就像在背歷史課本一樣,其實真正需要記得的人名不會超過十個,而且大家名字的字數或字形都不同,我看完整本書完全不會認錯主角的名字,但卻記不得他叫什麼。我不確定推理入門者讀這本書能有多少共鳴,但至少我這種資淺的人讀來相當有趣,只可惜裡面有個謎題需要懂西班牙文會想到,不過我看這本書倒也不在乎自己能解開什麼謎底,我享受的是各個助手與偵探扮演的角色。
延伸閱讀:
作者專訪 帕布羅.桑帝斯:偵探褪下斗篷,助手出線
“您們” 真的很奇怪 XD
“有偵探的地方一定有謎團或謀殺案” 這句話有趣
不過我第一個想到的是 “米花市真倒楣” XD
“伸手矯健” ← 寫錯字啦 !!!
米花市是「貝克街」的「貝克」音譯日文,再翻中文喔!
馬上來去改錯字XD
才想這幾天來新增一篇文章,你就回應了,看來是該今天新增。